日前,思科委托idc發起的調研顯示,53%的企業預期云計算將在未來兩年推動收入增加,44%的企業正在使用或計劃實施私有云。預示著第二次云計算發展浪潮即將到來。
idc對17個國家和地區的3400家企業中負責it決策的高管進行了市場調研,這些公司均在其it環境中成功實施了私有云、公有云和混合云。調查顯示,各公司不再只是關注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而是希望將云作為一個平臺,來推動創新、促進增長和實現業務的突破性發展,但這對許多企業而言也充滿挑戰,目前僅有1%的企業部署了優化的云戰略,而有32%的企業尚未制定云戰略。
在調研中,idc確定了五個級別的企業采用云的成熟度:臨時試行、擇機采用、可重復、可管理和最佳化。調研發現,將云成熟度從最低級“臨時試行”提升至最高級“最佳化”的企業,可實現巨大的業務優勢,包括:收入增長10.4%、it成本降低77%、提供it服務和應用的時間縮短了99%、使it部門達到sla的能力提高了72%、使it部門投資于新項目以推動創新的能力翻倍。
idc公司軟件即服務(saas)和云軟件事業部副總裁robertmahowald表示:“眾多idc調研表明,具備高級云采用級別的企業擁有更出色的業務成效,包括更優秀的業績、更高的頂線收入、改進的戰略it分配、更出色的靈活性、更低的成本、以及更高的服務性能,這些收益與云使用增長成正比。但是大多數企業的云采用旅程才剛剛起步,需要關注提升到新的采用級別所需的技能、方法和最佳實踐。”
該調查還量化了最成熟的云企業(指企業云采用級別處于可重復、可管理或最佳化階段)所實現的經濟效益,參加調查的企業在私有云或公有云上每部署一款應用,平均可獲得160萬美元的收入,并節省120萬美元的成本。
這其中,收入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銷售新產品和服務、獲得新客戶,或躋身新市場的結果。通過將it資源從傳統維護活動轉向更具戰略性和創新性的新舉措上來,企業能夠推動創新,進而帶來更多收入。同時,云能使運營成本降低則源于企業可在更具擴展性、更可靠、更高績效的環境中運作。其優勢包括改進的靈活性、更高的員工工作效率、出色的風險規避能力、顯著的基礎設施成本節省和開源等。
私有云可支持企業更出色地使用資源、擴大規模和加快請求響應速度,但對于單個企業而言,這會要求他們加強對于專用資源的控制和安全保護。采用混合云比采用其他形式的云更為復雜。它要求工作負載可移植性、安全性和策略支持。這些要求在調查中表現突出,有多達70%的受訪者期望在公有云與私有云之間(或多云提供者之間)遷移數據,并且有很高的安全和策略要求。
思科全球云計算和可托管服務事業部全球高級副總裁nickearle說:“我們與有意跟上第二次云發展浪潮的客戶進行了交談,他們表示更關注私有云和混合云,這主要是因為他們意識到私有云和混合云能夠帶來企業所尋求的安全性、性能、價格、控制和數據保護優勢,可幫助他們更好地擴展自己的工作。根據此類信息,我們制定了構建私有云和混合云基礎設施,以及‘x即服務’(xasaservice)解決方案組合的戰略。同時他們的反饋也在新的idc調查中得到了體現。其結果表明有44%的企業目前已在使用或計劃實施私有云,有64%的云采用者在考慮混合云。”
調查結果也顯示,云采用成熟度在各國有所差異,其中,中國有55%的參與調研企業具備“可重復、可管理和最佳化”的云戰略,但在中國參加調查的企業平均規模大于其他國家參加調查的企業。在各行業中,制造業居前三大云采用企業類別之首,高達33%,其次為it(30%)、金融(29%)和醫療行業(28%)、政府/教育和專業服務(同樣為22%)以及零售/批發(20%)。此外,專業服務、技術和交通運輸、通信和公共事業領域預期云對全行業關鍵績效指標(kpi)影響最大。
思科正將此調研的結果轉變為面向客戶的定制報告。云采用情況分析報告(adoptionreport)使客戶能夠通覽結構化調查,以確定其自己的云采用成熟度,以及相對于其同行的相關業務優勢(按行業、企業規模和地理位置劃分)。云采用工具和研究平臺(adoptiontoolandworkshop)使思科和具備資質的渠道合作伙伴銷售團隊能夠為企業帶來更深入的分析。半天議程的研討會模式將能夠幫助企業更好地衡量采用云可以對其it企業的關鍵績效指標帶來的潛在影響。研討會上提供的建議旨在幫助企業更好地跨多個領域(包括intercloud)推進其云計算進程。云采用分析工具和研討會模式目前正在全球范圍推出。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福保街道桃花路1號 版權所有©深圳市網盛科技有限公司 粵ICP備0608755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