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流量月底不清零”新策已于10月1日正式實施,覆蓋所有月套餐計費模式,但是從目前執行情況來看,流量消耗過快等計費錯誤問題比較突出,用戶體驗較差,有待改進。
11月份開始受益
三大運營商已于10月1日為手機用戶默認提供月套餐內當月剩余流量單月不清零服務,即月套餐內當月剩余流量可結轉至次月使用,但如果仍有剩余將于次月底清零,不過用戶要等到11月份才能真正受益。
中國電信業務主管人員介紹,“流量當月不清零”服務,是中國電信貫徹落實“提速降費”的又一舉措。中國聯通相關業務主管也表示,這項服務措施將有助于解決用戶套餐內剩余流量問題,改善用戶的使用體驗。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舒華英對《通信產業報》(網)記者表示,這一新策對用戶來說是個好消息,給了用戶更大的選擇權,還能夠平衡用戶每月流量的使用壓力。獨立電信分析師云晴也認為,流量不清零政策可以鼓勵客戶更多地使用數據,從而在可能的情況下實現提升用戶的價值。
為了推出這一新服務,運營商前期也做了大量工作。中國電信相關負責人表示,此項服務的推出,涉及90多套系統的改造割接和30多個軟件版本的發布上線測試,還包括近2億用戶的服務數據梳理等工作,涉及的工作量很大,因此實施初期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事實也的確如此,日前就有未經證實的報道稱,部分地區用戶遇到手機流量計費異常的情況。
為此有專家認為,新業務推出后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需要運營商一段時間的磨合,不過此項新服務是運營商根據市場行業情況與用戶需求,自主做出的一次力度較大的資費調整,真正做到了讓利用戶。
三點爭議較突出
三大運營商的“手機流量當月不清零”服務一經推出,便一石激起千層浪,引來各方議論,其中有三點爭議比較突出。
首先是,提速降費“擠牙膏”,不能一降到底,戳中市場痛點。在國務院和主管部門的要求下,用戶的期盼中,運營商逐步推出了一系列“提速降費”新策,但是這些新策如此次“手機流量當月不清零”新服務一樣,并非所有用戶都滿意,業界聲音更是褒貶不一。
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表示,“手機流量當月不清零”的呼聲和做法讓真正的提速降費跑偏了,而且還對運營商的營收造成影響,壓縮了其他降費的可能性,讓降資費變得更加困難。
電信分析師王娟芬也認為,流量當月不清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讓用戶獲利,但是影響范圍卻不夠廣,也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電信行業“資費貴”的現狀,因此未完全戳中市場痛點。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運營商“提速降費”還是要依靠技術創新來推進,希望盡快淘汰落后的2G網絡,有效降低網絡的運營成本,從而從整體上降低資費。
其次,運營商實施的新服務僅承諾手機套餐內流量兩個月有效,而不是如用戶所期望的“永久不清零”,因而引來比較大的爭議。對此,運營商內部人士解釋說,流量清零主要是針對套餐用戶,用戶簽了合約,運營商才在一定期限內,以更便宜的價格將流量打包批發賣給用戶。而如果流量永久不清零,就不需要用套餐了,直接用普通流量計費就可以。
付亮認為,用戶不滿意的原因并不只是流量清零,還包括流量套餐超出后的資費明顯高于套餐內資費,所以討論套餐整體價格以及基礎計費價格下降比流量不清零更有意義。
最后是,月套餐價格不合理。其實這是爭論比較久的問題之一,此次“舊事重提”自然也是由“手機流量當月不清零”新策引起的。“運營商真正應該降的是套餐整體價格以及基礎計費價格。”付亮表示。
當然,也有業界人士認為,“手機流量當月不清零”屬過渡政策,其源頭在于套餐資費模式,但是隨著電信業的發展,在資費模式上已經有了新的思考和探索。比如部分運營商嘗試的流量資費階梯模式,未來運營商還將繼續調整計費模式。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福保街道桃花路1號 版權所有©深圳市網盛科技有限公司 粵ICP備06087552號